專欄網誌

2025 CYGNUS XR 155 是勁戰七代裡最有性能味道的一員,將水冷Blue Core 155的爆發力、勁戰一貫靈巧的操控感,更成熟的智慧配備整合在同一部平地台跑羊身上。簡單而高,這部車就是一部通勤更爽、假日可熱血跑山,也可一步步改到極致的最強跑羊。

電單車改裝除了提升愛車外觀型象,最令車主歡愉的是改裝後的性能提升。對跑車而言,其中一個最容易被忽略、但卻最影響操控體驗的補品就是「升高腳踏」。很多新手以為腳踏只是放腳的位置,不值得特別留意;但當車手開始在山路、彎道、甚至日常城市穿梭中逐漸追求更準確、更爽快的操控時,就會發現原廠腳踏往往是進步的最大阻力。

2025 BMW CE 02 Cosmic Edition 是一件會走動的「潮物」,概念車般的外形、玩具般的尺寸,規格上卻又是一部可上牌、上高速公路的電動電單車。為了這部車,BMW特意發明「eParkourer」這個新名詞,專門形容它在城市穿梭,像在公園玩跳格仔的童年樂趣。

在歐洲各大城市街頭,BMW的「C400 GT」已成為豪華大羊的代名詞,是一部將舒適、科技、安全與質感融為一體的「都會旅行車」。對於熟悉日本或台灣大羊的騎士而言,C400 GT展現的是另一種更「歐式」的生活態度,將每日通勤時間變成豪華短途Road Trip。

自 1985 年誕生以來,SUZUKI GSX-R 系列一直是公升級啡鈴的代表符號,也是全世界車迷口中的「大R」。2023 年的 GSX-R1000 承襲這段賽道血統,將極致性能、精準操控與日常可用性融為一體。它不僅是鈴木頂尖的工程作品,更是一部能在街道與賽道間自由穿梭的純正強勁猛獸。

要提升電單車性能,從來不只有提升馬力。真正決定速度與安全的,是輪胎如何接觸地面。避震的任務,是讓這條接地線穩定、連續、以及可以預測。換上Öhlins等高級避震,不單純是虛榮感,而是讓車的底層機械邏輯變得更準、更穩、更安全。頭盔王為大家從避震結構、實際駕駛體驗與專業調校三個層面,深入講解高階避震如何改變車手的騎乘體驗。

2026 Suzuki GSX-8T 是廠方年度重點中排氣量新車,以「復古靈魂、現代性能」的理念打造。車身設計靈感源自經典的 Suzuki T500 Titan,整體輪廓延續傳統街車的簡潔線條,並以現代化的俐落比例重新詮釋。車頭採用圓形 LED 頭燈搭配小型整流罩,營造出濃厚復古氣息,同時又具有跑格風範。兩側縮短的水箱罩與傳統弧線油箱,讓引擎視覺更為突出;金屬質感的「SUZUKI」浮雕字樣與 3D 八號球式徽章,進一步強化其標誌性身份。​

對不少有意加入26大家庭的車手而言,電單車不僅是代步工具,也是生活體驗受自由的象徵。不少人成功考牌後都會率先考慮購買2手電單車,以更合理的預算取獲取第一部理想愛車。不過如果睇車欠缺經驗,往往很容易購入維修不善或狀況不明的「中伏車」。頭盔王本篇再為大家重溫一下在香港購買2手電單車時應注意的細節與睇車時的注意事項。

隨著中量級超跑市場在全球大受歡迎,2025年KAWASAKI ZX-4RR以其獨特的四缸高轉速引擎和賽道級配備,成為輕量級跑車領域中的焦點。無論是外觀、設計還是機械性能,ZX-4RR皆展現出非凡的技術突破與精湛工藝,為追求速度與操控極限的車手打造專屬的極致駕馭體驗。

對講究操控電單車車手而言,「剎車」不單是要讓車減慢或停定,亦是駕駛體驗的核心。不少車手或許升級過卡鉗、剎車皮,又或更換高性能剎車油,卻往往忽略了「剎車鋼喉」這個看似平凡的配件。本文將深入講解剎車鋼喉的實際作用與原裝剎車鋼的結構差異。

預訂